原题:《游园惊梦》从舞台到银幕 作者:梅兰芳
来源:《我的电影生活》(梅兰芳著)
游园惊梦(1960)片段四
梅兰芳……饰演杜丽娘 俞振飞……饰演柳梦梅 华传浩……饰演杜母 上海戏曲学校昆曲班饰演花神
杜丽娘的闺房
原作在杜丽娘、春香第一场出场后,通过“吩咐花郎扫除花径”,梳妆、更衣等日常生活,以及对季节、环境、服装、插戴、室内陈设等的具体描写来介绍这位女主人的美丽秀雅,顾影自怜。
我在这段戏里一向是抓住她“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的性格来表演的,同时也要表达出环境的安闲幽静。这次拍摄电影,在写实的布景中,一些戏曲的表演程式也作了相应的改编和收敛。
闺房内景分为三间:一、内室,二书房,三梳妆室。内室的边上有八角月洞窗。从故宫博物院借来的家具,琉璃厂选购的明霁红、窑变、仿宋官窑瓷瓶、宋制铜垆,和厂里原有的家具文房陈设,都分别摆列在这三间屋子里。
这些东西的色彩式样都很古雅, 位置也不疏不密,很符合一个古代闺秀的居住条件,演员在这个环境里是能够见景生情,有助表演的。
在布置闺房陈设时,有人主张摆得多些,富丽些,才符合太守衙门里闺阁的气派。许珂认为不宜过多,而着重在造型色彩的调和适应,画面构图的统一。我拥护他的见解。这位导演是对美术、雕塑下过功夫的,所以处理闺房内景很恰当。
我们知道汤显祖描写的杜丽娘,不是一般的千金小姐,而是淡雅娴静的女诗人,我们替她布置闺房是必须注意到她的性格特征的。还有,舞台上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勾勒环境气氛的,电影里虽然用了写实的布景道具,但其目的仍以衬托人物活动——表演为主,因此出现在画面上的陈设,如果影响表演,再好也是枉费心机、劳而无功的。 拍摄【绕地游】
【步步娇】 【醉扶归】
镜头开始,杜丽娘头上包纱,披素红斗篷从帐幔内出来唱【绕地游】:“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走到书房内桌子旁边坐下来。
春香手拿一朵鲜花,从内院门中上场走进来唱:“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下面几句对白是有韵律的诗歌体:
出场造型
接着杜丽娘用一般的戏曲念白问春香:“可曾吩咐花郎扫除花径么?”春香答:“己吩咐过了。”她把手内的花递给小姐。
杜:“取镜台过来。”春香出画面持镜台上念:“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对杜说:“小姐,镜台在此。”
杜说:“放下。”春香先到梳妆室,杜向窗外一看,念:“好天气也。”唱【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在下面过门中,杜脱斗篷,交与春香,走到梳妆台前对镜坐下,春香为小姐梳妆。杜唱:“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唱到“菱”字,从背后反拍一个镜中人影的镜头。“偷人半面”的身段,在舞台上,春香手拿有柄的铜镜照杜的发髻,电影里是嵌玻璃的镜子,玻璃有反光,所以用金粉涂去亮光。
唱“迤逗的”时,杜对春香有一指的身段,暗示她取衣來换,春香出画面,唱到“彩云偏”的“云”字,春香回来,打开帔向杜丽娘身上一披,这时就变换镜头。
因为我曾提出:穿衣的身段很难讨巧,在舞台上,我就觉得不够舞蹈化,戏曲表演的原则,从生活中提炼,经过艺术加工,一举二动都要求美化,一人独做的身段,可以反复练习,容易熟练。《游园惊梦》里须在唱腔进行中做动作,就往往显得局促。导演根据我的意见,删去琐碎的生活细节,这在电影里就比较恰当了。
记得总排《游园惊梦》时,副演员蔡瑶铣、杨春霞代我们走地位,照镜的动作有两个转身做得不错,我说:“两位小师父再来一遍。”她们就照样再做一遍给我们看。
杜丽娘梳妆更衣毕,唱:“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下面用唱词作对话,介绍杜丽娘的服装插戴的艳丽好看。春香唱【醉扶归】:“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瑱。”杜唱:“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这里的表演,要从唱腔、神情、动作中来突出杜丽娘爱美的性格。以下春香说:“请小姐出阁去吧!”就掀帘同出闺房。
梅兰芳、言慧珠电影镜头
拍摄【皂罗袍】
【好姐姐】【隔尾】 从闺房到庭院。庭院这堂景是最后拍摄的,景里布置了一个长廊,原定计划杜、春在院落内唱完:“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穿廊而过,三两步就走出了画面。我觉得这样美丽的长廊,没有利用它是很可惜的。导演同意我的建议,和摄影师研究变更镜头部位,穿廊改为绕廊。
这样,杜丽娘、春香就可以在音乐过门中,沿长廊畅览春色,出庭院走向花园。入园后,杜丽娘念诗:“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春香接念:“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玲。”
这几句诗是从建筑和花径点出这座花园不是经常有人来游玩的。排戏时,对小金铃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说脚上的鞋子。我记得早年妇女的鞋上有缀铃铛的,我们向老师学的身段也是向裙下指的。有人主张根据新出版的《牡丹亭》的注解,金铃是挂在树上的,应该往树上指,我觉得这样与剧本含义不符,同时,“疼煞”二字也难以索解。所以金铃还是应该指鞋上的铃铛。
欧阳予倩同志对金铃的解释,和我有不同的看法,他说:“《天宝遗事》载,宁王于春时,于后园中纫红丝为绳,系于花梢,每有鸟雀翔集,则令园吏掣铃索以惊之。这就是护花铃的岀典,诗词中多用之。'疼煞’的含义,是说因惜花而疼爱护花之小金铃,也还是讲得通的。”
梅兰芳、言慧珠电影镜头
入园后的曲文,是愉快的伤感的情绪交织起来描写的,我们从【皂罗袍】这支曲子里,还可以意味到杜丽娘对现状的不满: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作者用百花盛开和建筑的荒芜失修来说明热衷于功名利禄的“锦屏人”是无暇领略自然界的良辰美景的,其中当然也包括她父亲杜宝在内。因此我们在表演上,必须要表达她的复杂心情.这主要是体现在面部表情和眼神的运用。
【好姐姐】一曲中,电影的处理方法不错。“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软。”下面在过门中,杜丽娘与春香穿过花架,镜头跟着移到牡丹台前,春香念:“是花都开,牡丹还早呢!”杜丽娘沉思了一下,借花自况地接唱:“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
接着用鸟声的效果引出春香的话:“小姐,那莺燕叫得好听吓。”杜丽娘与春香合唱:“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声溜的圆。”舞台上的表演,唱完这支曲子,春香接念:“小姐,这园子委实观之不足。”杜丽娘带着伤感的神情说:“提他怎么?”春香:“留些余兴,明日再来耍子罢!”杜:“有理。”
接着同唱【隔尾】:“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也枉然。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边唱边走出花园,唱到“倒不如”已经走到闺房门口,“回家”进房,“闲过遣”三个字中,杜把扇子交给春香,脱帔坐下。
这一段过程,戏曲是在不设布置的空台上,用虚拟的出园、进房等动作来表现的。电影的处理是唱完【好姐姐】后,杜丽娘在音乐过门中缓步向前,伫立凝思,春香叫第一声“小姐”时,她流连园中春景,想出了神,没有听见。春香再叫“小姐”,她才如梦方醒地接念“提他怎么”。
这一段念白完了,二人转身出画面,又从花架进入画面,一边唱【隔尾】,一边穿花架,唱完了,转身上小桥而去。我和慧珠在录音时就和导演、乐队方面计算时间,反复排练了多次,所以拍摄时比较顺利。 拍摄【山坡羊】
拍摄杜丽娘游园回房后的一段独白之前,我预先在家里琢磨了几天。这段独白在舞台上是一个人独坐念的,全靠面部表情和手的小动作来刻画她倦游归来、寂寞伤感的神情,而电影则在室内边走边念,还有卷帘、凭窗眺望等身段,给了我更多发挥的机会。
这便使我想到要从具体环境中透露出时代气息,使观众意味到三百多年前,汤显祖笔下塑造的杜丽娘是如何生活在那个封建社会里的。我又想到舞台上的基本动作,必须灵活运用,使观众忘记了扮杜丽娘的演员是在做戏,而相信这是古代女子深锁闺中的寂寞生活。
但我在家里想到的只是一个轮廓,不到现场,不看见景,单凭想像是不够的。一个多月的拍摄经验,使我知道更重要的是做好现场的准备工作。所以当拍摄这场戏开始,我在每一个镜头开拍之前,到表演区域向导演、摄影师仔细了解角度部位,尽量思考这个镜头里电影与舞台的区别,如何来安排变换,这比到了镜头面前临时想办法就从容得多。
杜丽娘走进内室,眼睛向房内看了一遍。配着幽细的音乐,愈显出深闺的清静冷落,她带着感伤的声调念:“默地游春转,小试宜春面。”念完走到窗前,拉起竹帘,凭窗眺望着恼人的春色,念:“春呀春,得和你两流连。”
摄影师用反打镜头拍一个全景推到杜丽娘的近景。杜丽娘转过身来念:“春去如何遣,恁般天气,好困人也。”轻轻抖一下袖,缓缓地走到圆桌边坐下来唱【山坡羊】:“没乱里春情难遣”,这里要从春困中表达她百无聊赖、寂寞空虚的意境。
站起来唱“蓦地里怀人幽怨”,这个“人”字是假设的对象。“只为俺生小婵娟”,就要露出顾影自怜的神气,与前面《游园》里“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的感情呼应起来。
“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这一句的动作表情是在书房里边唱边走,同时两手轮换着朝前指,眼里露出乐观的希望,最后蹲身做一个舞蹈身段,目的是显出她虽然伏处深闺,但却充满着向往幸福生活的积极愿望。
“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俺的睡情谁见,则索要因循腼腆。”这几句的表情从上面的乐观情绪,一变为抑郁不满。“想幽梦谁边,和春光暗流转。迁延,这衷怀哪处言。淹煎,泼残生除问天。”这里的动作是缓慢而收敛的,要以唱腔和面部表情透露岀杜丽娘感到年华蹉砣,光阴默默地像逝水般流去,而自己的内心苦闷却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只有天知道。
杜丽娘唱完【山坡羊】倚桌而眠,舞台上由一个睡魔神用两片铜饶钹引杜、柳在梦中相会。电影里用两个花神分引杜、柳梦会。还使用了特技来表现杜丽娘离魂时的“出窍”和“入窍”。
拍摄“出窍”“入窍”,搭一高台,加一窄的斜坡。“出窍” 从下面向高台走上去,“入窍”是从高台上走下来。幕布和高台上蒙的是黑丝绒,因黑色不感光,就有凌空飘荡的感觉。
我在试拍时,因穿的是皮底彩鞋,下坡时滑了一跤,使全场工作人员大吃一惊,当即研究将斜坡加宽,丝绒下面加钉木条,彩鞋底加粘胶皮。第二天,大家再开动脑筋,又想出新的办法,让杜丽娘站在一辆车子上,不必自己走动,由别人用绳子拉车移动,这样上下坡不仅稳妥保险,而且凌空的感觉更为真切。
“出窍”“入窍”的镜头便在一、二两个摄影棚倒换着拍。那天大雪纷飞,杜丽娘坐汽车在雪夜里往返奔波,汤显祖有知,定当拈髯一笑。
我们这次的工作方法,是把拍成的片子尽快洗出来审查,发现问题立刻补拍。有一天我正在化装准备补拍“出窍”的镜头, 导演告诉我,放映室审査前天拍的《惊梦》的独白。
我请源来去看一下,他回来告诉我杜丽娘嘴里念的是“春哪春,得和你两流连”,但从画面上看,感觉到和“春”字没有接上气。我们决定重拍这个镜头。
我回想上次拍时,只是站在一个八角形的窗口,没有靠到窗户内的栏杆上,那架朱漆雕花的窗栏杆,挡住我的上半身, 使我露在画面上的部分比较少,我的眼睛又是平视,不往上看,这些问题,可能都是和“春”字不接气的原因。
重拍前排练时,我试着站到窗前,用手臂靠倚栏杆,但栏杆太高,做了几个姿势都不好看,我便向导演建议把我脚下垫高些,手臂就靠上了栏杆,上半身露在栏杆外边,右手扯着左手的水袖,眼睛朝上看,顿时感觉到对窗外的春色有了感应,这个镜头就顺利拍成了。
导演笑着说:“刚才开拍时,灯光打到您身上,真像画中人。”我在酝酿时,的确想到许多古画上美人的姿态,但我却不是有意识地去模仿哪一种样子,因为我的思想必须集中在表达杜丽娘流连春景的感情。拍完这个镜头,我觉得拍电影的工作真是细致而微妙的,关键只在靠不靠栏杆很短的一点距离的改动,效果就大为不同。同时也可以看出,补拍工作对提高质量是有作用的。
拍摄【绵搭絮】【尾声】
“梦会”“堆花”以后,杜母唤醒杜丽娘这短短一段戏,也是很要紧的。上海戏校的老师华传浩扮杜母,很够一个“夫婿坐黄堂……”的夫人气派。剧本对这个人物的描写,是通过她问女儿“为何昼眠在此?”“为何不到学堂中去看书?”以及告诫女儿“花园冷静,少去闲游”等家常闲话来刻画一个封建家庭的老夫人的典型性格的。
但这个老夫人还是很爱女儿的,所以在下场时说:“女儿家长成了,自有许多情态,且自由她。正是,宛转随儿女,辛勤做老娘。”
杜丽娘在母亲下场后念:“娘啊,你叫孩儿到学堂中去看书,不知哪一种书才消得我闷怀哟!”这句道白,要表达杜丽娘慵懒、空虚、烦闷的内心世界,“哟”字要念得低沉,缓慢地叫起板来唱【绵搭絮】。
这一段戏很难演,太露骨则失之庸俗;过于庄重又与曲文含义不符。我在这里是着重表达她缠绵复杂的情绪和娇慵意态,体现原作对一个怀春少女的初恋情景的描绘。因此,动作要随着迂缓的唱腔来做,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快,目的是刻画她的内在心情。这种心情是不便对人讲的,就是守在她身旁的春香也不能理解。
拍摄【绵搭絮】那天,分镜头剧本规定这支曲子拍两个镜头,我和导演谈起这几天拍摄的体会,有些曲子镜头分切多了,容易影响情绪的贯穿。导演说:“今天这段戏,正在考虑改成一个长镜头。”我觉得很对。
陈方千设计如何处理这一长镜头时,和梅剧团的人详细研究了我在这段戏里应该突出的身段和表情。大家认为这段戏重在面部表情,当然要多拍上半身,但是唱到“心悠步亸”,脚上有戏了,镜头就须要拉开来,才看得清楚。
摄影师聂晶根据导演意图,很细致地试验推拉部位,开拍前对光时,导演、 摄影师要求我比往日多试几遍,同时棚内的空气似乎也较往日更紧张些。
开拍后,很顺利,一次完成,全场鼓掌祝贺。导演告诉:“这个镜头有三百几十尺,是全部戏里最长的一个镜头,胶片有定量,别的牌号的胶片经过试验,不很调和。我们事先不敢告诉您, 怕増加您精神上的负担,今天您的表演细腻熨帖,精神饱满,在艺术上可说是全面丰收。”
我听他这样说,才知道拍这个镜头时,全场的工作人员都捏了一把汗,确是在紧张气氛中胜利完成任务的。尤其是摄影师聂晶,聚精会神地掌握镜头,就连管尺度、推机车的两位同志也配合得准确恰当。
下面一个镜头是春香来请小姐回房歇息。杜丽娘站起来唱【尾声】:“困春心,游赏倦,也不索香熏绣被眠。春哪!有心情那梦儿还去不远。”
唱到“还去不远”时,唱腔的尺寸渐渐缓慢下来, 杜丽娘微微-闪身,扶着春香用手缓缓地往远处指,眼神要跟着虚拟的目标看,表达出她在追忆梦中见到的那个潇洒倜傥、吐嘱儒雅,情投意合的“人”。
这样,就可以和前面【山坡羊】里“蓦地里怀人幽怨”的“人”字作虚与实的对比。而搀着她的春香,必须露出莫名其妙的样子,但她也觉得今天这位女主人的神情与往时有些不同了。
杜丽娘扶着春香缓缓走入了内室,画面只剩下寂寂春闺。这里配的音乐很合适,幽静的箫声,夹着几下弹拨三弦的丁冬声,就把观众带到“深院无人春昼晚”的意境中,余音袅袅地结束了这个诗剧。 未完待续
段落标题为编者所加。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邓超丨文章来源:杨崑工作室
欢迎投稿:363036353@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