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展馆动态 > 展馆公告 >

五一活动预告 | 艺韵花影 诗画漫行

时间:2025-05-08 14:08来源:汤显祖纪念馆公众号 点击:

五一活动预告 | 艺韵花影 诗画漫行



劳动,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是创造历史的原动力,更是实现个人价值和成就梦想的基石。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意义在于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2025年劳动节假期即将来临,我馆准备了一系列非遗手工活动,期待您的到来。
 
PART.1
礼品
 
尊重劳动·向最美劳动者致敬

地点:玉茗堂一楼书吧

时间:5月1日至5日


五一期间,凡来本馆参观的市级及以上劳模/先进工作者/五一奖章获得者、军人(含退伍军人)、副高职称以上教师、医生及科技工作者凭有效证明,可领取精美礼品一份。
 
PART.2
活动
 
 
 
地点:玉茗堂一楼书吧
时间:5月1日至5日,每天上午9:30—11:00

蓝晒法又叫做铁氰酸盐(铁-普鲁士蓝)印相法,最常用的叫法是蓝图晒印法。这种基本的印相法能产生一种带有蓝色中间色调的白色影像和阴影部位,可以用负片或透明正片在相纸、用淀粉浆洗的布上,或者其它材料上制作出照片。

漂亮的花片,本身已是精美的装饰品,把碎瓷片有规律地铺贴在墙上便成为独一无二的“画作”。铺贴时损坏了的瓷片,可以收集起来,将各种不同颜色、形状的碎片拼贴起来,也能做成瓷砖画。

以青花瓷碎片为媒介进行艺术创作,既是传统工艺的再生,也是文化记忆的延续。青花瓷纹样承载着中国传统纹饰的精髓,碎片拼贴能将历史符号融入现代叙事,唤起集体文化认同。通过解构与重组,青花瓷碎片打破传统器型限制,形成兼具古典韵味与现代感的视觉语言。



香牌,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香牌通常制作精美,图案丰富多样,包括龙凤呈祥、莲花盛开等吉祥图案,能够增添生活环境的艺术美感。无论是悬挂在家中还是车内,都能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香牌在制作过程中通常会加入香料,这种香气不仅能净化空气,还能营造宁静、祥和的氛围,有助于人们放松心情,享受片刻的宁静。  

“浮雕”原是西方美术术语,近代随西学东渐传入中国,现已成为使用广泛的美术术语。“浮雕”是中文译名,中文译者根据大多数浮雕作品是用减地法做出来的,图像凸起,像是浮在地子上,故译为“浮雕”。中国古代没有“浮雕”这个术语,但中国古代雕刻却很重视浮雕技法。

宋代《营造法式》中记有“剔地透突”“剔地隐起”“剔地起突”三个术语,分别描述了三种浮雕技法:“剔地透突”即现代人们常说的“透雕”;“剔地隐起”即现代常说的“浅浮雕”(现代有很多人讹称为“高浮雕”);“剔地起突”即现代常说的“浮雕”和“深浮雕”。回顾世界浮雕艺术的演进过程,可以说浮雕艺术是在继承、借鉴与变革中不断发展的。各个文明区域、各个民族和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家,都对浮雕艺术建设与探索做出过值得记取的贡献,毫无疑问,来自整个人类的所有的历史成就和实践经验,都为浮雕艺术的未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团扇,又叫纨扇、罗扇、合欢扇、绢宫扇,中华传统工艺品,形状为圆形,扇面常辅以刺绣、手绘等,山水亭台、人物花鸟、清词丽句。

干花团扇以天然风干的植物花卉为灵魂,将玫瑰、雏菊、满天星等花朵的永恒之美定格于素雅的扇面之上。花瓣脉络清晰,或淡雅如烟粉、鹅黄,或浓烈如绛红、靛蓝,形成一幅可执于掌心的诗意画卷。轻摇生风时,仿佛能嗅到时光封存的草木气息,轻盈中透出古典雅韵。干花团扇是自然美学与传统工艺的跨界对话,既承载了东方团扇"摇风纳凉、遮面传情"的千年文化意象,又以干花的"永恒"特质赋予其现代哲思。

 
PART.3
展览
 
1.《古代廉政对联欣赏之守廉篇》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展

地点:玉茗堂广场

时间:5月1日至5月17日



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次学习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今年党建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许多古代衙署联、纪念先贤祠庙联、思想政治家名言和贤吏诗文名句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从政理念、民本思想、自律意识和有为精神,是我国历史遗留的一方瑰宝,对于继承传统、整肃吏治、振兴民族具有一定的意义。此展览紧扣时政主题,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阐释勤廉文化的深厚内涵,让观众在了解古代对联文化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代文人贤士廉洁风骨潜移默化带来的内在影响。
2.《东方戏圣汤显祖》

地点:甘肃省金塔县博物馆

时间:4月25日至7月25日


此展览共分五个单元,通过详实的史料全方位展示汤显祖的生平事迹、戏剧创作成就、文化影响力及其当代价值。
 
PART.4
电影
 
戏曲纪录片《昆曲六百年·不朽传奇》

地点:玉茗堂三楼报告厅

时间:5月1日至5日



在昆曲艺术到达鼎盛之时产生的《牡丹亭》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和戏剧的不朽之作。作者汤显祖和英国的大文豪莎士比亚一样,都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因昆曲而生的昆曲传奇最终超越昆曲本身,为中国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批最为经典的剧目,并成为中国人乃至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青春版《牡丹亭》的上演,让今天的观众为四百年前的梦境感动,剧中的至情超越了不同政见,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时代。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感时伤春时,仍然喜欢轻叹一声:“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说的是戏中词,道的是人间情。
-END-
 
编辑:邓超 | 文编:江园萍 | 审核:饶芳
 
 

欢迎投稿363036353@qq.com

 
往期精彩回顾
 
 
 
 
展馆动态 | “江西中外青少年戏剧与民俗文化考察基地”挂牌仪式在馆举行
@党员干部,这些行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4·15国家安全教育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
 

 

国家三级博物馆

中华曲文化教育基地

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

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江西省社科普及基地

江西省博物馆融合发展示范单位

江西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图片